金色秋天,瓜果飄香,詩意盎然。這樣的秋也是歷代文人墨客喜愛的主題。
清·王翚《層巒秋霽圖》
古畫《層巒秋霽圖》由清代畫家王翚繪制,現(xiàn)藏于南京博物院。畫中,秋意躍然紙上:層巒疊嶂,泉水奔流。蒼松翠柏,隨山巒與泉水碰撞出蒼勁之力。流水潺潺,林舍掩映,構(gòu)成詩意的棲居。水邊的山間小徑,古人的步履帶來靜謐的氣息。山底之處,水流交匯,一座小橋?qū)⑸嚼锶说脑娨馍钸B接在一起。古人的筆墨,像一部紀(jì)錄片,給我們講述著秋的故事。詩意的初秋,就這樣被定格,被抒寫,被凝視,傳于今天。
立秋只是秋的開啟。暑熱并未散去,但秋的節(jié)拍已經(jīng)奏響,連空中的云彩與交界的山峰也悄然變了一副模樣。古人詩云:
新秋
唐·齊己
始驚三伏盡,又遇立秋時。
露彩朝還冷,云峰晚更奇。
壟香禾半熟,原迥草微衰。
幸好清光里,安仁謾起悲。
一葉而知秋。梧桐葉悄然落下,秋的蕭瑟從此醞釀。在月夜中感受秋,別有一番韻味。
秋天緩緩而至,像風(fēng)一樣自然,如葉一樣輕盈。秋露如珠,五光十色,折射出人們的心緒。古人詩云:
詠廿四氣詩 立秋七月節(jié)
唐·元稹
不期朱夏盡,涼吹暗迎秋。
天漢成橋鵲,星娥會玉樓。
寒聲喧耳外,白露滴林頭。
一葉驚心緒,如何得不愁?
秋天是收獲的季節(jié)。未散盡的暑氣,加速著作物的成熟。從古至今,中華民族就有勤勞互助的美德,熱情的農(nóng)民互助收割,爭分奪秒搶收糧食。既不違農(nóng)時,又家家顆粒歸倉,一同喜迎豐收。如此之景,古人詩云:
題畫豆玉蜀黍
清·王彰
雨過疏籬蟋蟀鳴,夕陽西下月初生。
鄉(xiāng)村風(fēng)景秋來好,一架新涼話豆棚。
羅衣初卸露黃膚,累累嵌成萬顆珠。
最愛佳名同菽粟,秋收滿斛不輸租。
立秋是落葉紛飛的開始,也是體驗收獲的佳期。鄉(xiāng)村風(fēng)景秋來好,一句詩將我們的目光引向鄉(xiāng)村,引向山野。讓我們一起走進(jìn)大美秋天,愿我們的付出能像古人一樣,收獲作物的同時,也盡覽秋山,收獲詩意。
監(jiān)制/譚義勇 制片人/樸晶 張漢明
主編/房渭平 撰稿/史文亮
編輯/張亞莉